擺脫「中餐等於廉價」的標籤,隨著二代移民的新能量注入,紐約的中餐逐漸翻轉命運。

好一陣前,常有久居歐陸的台灣友人自德國、荷蘭、英國、挪威等地來訪,海外遊人聚會,作為紐約地陪的我,在不免俗地踩點觀光勝地或分享私人秘境外,經常空下半日,將大家往中國城聚攏,除了是亞洲菜系多半才能使眾人感到彷若返鄉的待客溫情,另一方面,亦是想借機展示紐約琳瑯滿目的中餐及中菜海陸食材購物指南,一種奇異的、只存在異鄉社群間的無謂炫耀。

紐約或許不比西岸華人密集濱海城市如洛杉磯、舊金山、西雅圖、聖地牙哥等地亞洲產品多元豐沛,然而 3 大中國城──曼哈頓華埠、布魯克林八大道,或者幾乎等同於中國一省平行挪移的皇后區法拉盛所集結起的資源,也足夠解饞了。

擁有 3 座規模可觀的中國城,除了反映移民人口數,同時也顯現食物滲透度。紐約中餐沿革與中國城發展史有一不可分割的故事線。19 世紀中後期,加州淘金熱降溫及鐵路建設竣工後,受排華運動壓迫而求職無門的華工,紛紛東移另尋新路,並為安全顧慮開始群聚。無法順利取得公民身份權與官方保護的他們,自如今曼哈頓華埠 Mott、Pell 及 Doyers 等街起始,逐漸向四周擴大,建立起自成一格的小型社會:住房、職缺、醫療、市場等民生所需樣樣齊全,當然,還有飲食文化。

早年移民多為廣東人,粵菜遂成為曼哈頓華埠主力,一盅茶、兩件點心,各式或蒸或炸可快速果腹的早茶小點紛紛現蹤,接著燒鵝、油雞、炒飯,牛河、老火靚湯等各家爭鳴、風味各具特色的選項尾隨;再後來,福州移民加入,用鍋邊糊、蠣餅、肉燕、扁肉、魚丸湯等菜拿下東百老匯大街、Eldridge 與 Forsyth 街一帶,形成廣東族群外另一大勢力。

曼哈頓下城隨著這些移民的到來覆上一抹神秘色彩,也成為帶獵奇心態前往窺探的美國人心中的東方符碼。川、京、湘、浙等菜系不久後亦搭上這列中餐順風車,將各地風土運入美東第一大城。如今華人密集區外的世界,也可輕鬆尋得或正宗或美國化的新式中餐,像是電影中別名「牡蠣桶」(Oyster pail)附有可提手把的中餐外賣方盒,便隨處可見。

餐桌上的移民史

百年經典前世今生

新舊世代交棒

排華年代下第一代移民的群聚經濟,或許更接近抱團取暖,他們胼手胝足打下的江山,是小本經營積累勞動財,是為求下一輩翻轉命運的犧牲與隱身,是絕處中的逆流而生,然而,卻也是「中餐」與「廉價」理當畫上等號,或者用餐環境泰半得將就從簡的濫觴。

中國城油膩、陳舊、鬧市般雜亂無章的街景,是討生活下的不得不,然而,一波運轉多時的革新力量,來自移民二代或具商業敏銳度的新生代,正溫柔而堅韌地,慢慢脱去痂皮生出新的血肉,將生存化作生機。

譬如二代接手後大改門面,並以中央廚房系統化供餐,將肉夾饃、涼皮、刀削麵等街頭美食成功快餐連鎖化經營的前輩「西安名吃」(Xi’an Famous Foods);或者近年紐約新式北方菜話題寵兒「君子食堂」(Junzi Kitchen)那彷若美國輕食帝國 Sweetgreen 中餐版的氣勢,以新潮富設計感的店面,選址大學周邊以吸引年輕顧客的策略,以及美觀、輕量、便攜、蛋白質與蔬食比均衡的餐盒與中式沙拉形式(顧客亦可自選配菜),打破中餐合菜共享的用餐傳統,成功打入學生與上班族市場。

除上述西安名吃與君子食堂令中餐改頭換面,
亦有翻轉中餐定價命運的案例。

座落曼哈頓華埠舊時幫派廝殺勝地 Doyers 街(該地因傳奇故事又名 Bloody Angle)的高價中餐廳「探花樓」(Chinese Tuxedo),其實是一經典再現。

1897 年設址 2 號紅極一時的探花樓,以奢華別緻帶古典韻味的內裝,吸引大批非華人臉孔的名流,為體驗「異國風情」而駐足,甚至帶來餐飲業者爭相開業搶客的熱潮。如今移往對街 5 號的「新版」,善用該址原為雙層劇院錯落式建築結構的特殊性,將腹地較小的入口區域打造為迎賓吧台,地下空間則為主要用餐區,營造不同於紐約其他中餐廳的情境。

摩登、昏暗的空間設計外,主理人 Jeff Lam 及 Eddy Buckingham,在提供保守酒精選項外,加入圍繞中國風情的調酒如海南渡輪、長江渡口、爆竹、旗袍領等單看酒名摸不著頭緒,卻相當引人入勝。

高檔食材入菜,結合西式烹調手法,
不少探花樓的菜品是經典美食的解構再重組

一道 XO 醬拌麵,以自製雞蛋寬麵取代米麵,另以昆布製成的奶油佐蝦夷蔥、黑胡椒、特製酸辣蝦醬提味,街邊售價 5 美元的小吃隨即迎來翻身 5 倍的機運。

川味茄子入口辣度溫和,又裹上麵衣及糖衣酥炸後的口味鹹甜適中。而麻婆豆腐則在此化作近似涼拌菜、更適合分食的組成:豆腐乾煎後片塊狀堆疊,淋上肉燥、辣醬,妝點蒜酥、青蔥絲、香菜末,其小份量、高單價,調味稍嫌重口的設定,顯然是為因應無酒不歡的紐約客下酒而來。

探花樓的歷史性亦是賣點之一,餐畢一張隨帳單付上的黑白明信片,除可回顧此地的百年風姿,一旁印有昔日某名流之女寫給親戚報平安的訊息,則多一抹彷彿時光倒流的人味。這些因充分理解自身賣點並執行極致的心思,或許是探花樓潛入主流、即使週間也一位難求的原因,無分彼時或今日。

麻辣香鍋文藝復興

川菜之於紐約老饕或許並非新鮮事,然而四度入選米其林必比登美食指南的麻辣計劃(Málà Project),卻有將原僅存於法拉盛地下美食廣場的麻辣香鍋,推向大眾視野的本事,更甚者,他們讓老外吃起避之唯恐不及的各式內臟。

官方網站紅底白字、不附圖解釋的明快設計,象徵他們直球對決的野心,以大標「麻辣辭海」分類各項食材,針對那些外行看熱鬧、不知從何點起的選擇障礙者,則提供套餐:經典(The Classic)、牛肉謝謝(Beef, Please)、豬仔(Porky)、雞大於一切(Chicken Over Things)、有羊肉嗎(Got Lamb?)、不管了(I’m All In)、愛魚者(Fish Lover),以及素菜天堂(Veggie Heaven)等品名直白逗趣的解套方案。

如今在曼哈頓下城東村及中城布萊恩公園穩定發展的麻辣計劃,源於赴美習廚藝的留學生康寧(Ning Amelie, Kang)為解決簽證問題,思索開店以取得創業簽的實際考量,這份膽識吸引 3 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合夥,以主流飲食圈少見的麻辣香鍋出擊。落腳緊挨紐約學區且為亞裔族群大宗的東村,打通兩間狹長店面,一座磚造拱門隔出長屋的前後,大大的牆面標語寫上「講文明,懂禮貌」等伴隨她成長的教條,胭脂紅的門面上,則掛有紐約爵士酒館常見的霓虹燈管彎繞而成的店名。

雞心、牛舌、毛肚、肥腸、牛蛙等市場少見部位,併同大量蔬食與海鮮共七十多種食材一字排開,搭配香麻帶勁的秘滷汁與辛香大火爆炒,熱辣鹹鮮的風味虜獲人心,再加上內裝陳設整潔舒適,大大扭轉美食廣場中衛生條件堪憂、環境窘迫的既定觀念。開業不久便登上紐約時報、美食平台 Eater、Timeout 雜誌等知名媒體,招引一票社群名人朝聖打卡。

兩年後布萊恩公園店開業,緊抓周邊商務人士的心,一份乾鍋,搭一支青島或少爺啤酒廠的麻椒啤,提供一處富異地情調、又可小酌商談的新選擇。料理、情境,與潮牌化的社群經營相互輔佐,麻辣計畫的出現,彷若一場中式大鍋菜的文藝復興,成為新中餐進化史中,功不可沒的一員。

Previous
Previous

dirt candy, manhattan

Next
Next

you are what you eat